1)第124章 面见洪秀全_逆清1845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在大清的这么多总督中,云贵总督不算最难做的,但至少也能排进前三去。

  原因很简单,云南以及贵州一直都不属于传统中央王朝的熟地,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属于半生半熟的羁縻地,直到如今都还在持续进行改土归流,山川形势险恶,且农业发展也比较落后,更重要的地方上一直都不太平。

  对于大清朝的官员而言,前往云贵当官无异于被发配流放,即便是做一任总督,都不如在两江担任一任巡抚。

  当然,对于林则徐这样愿意做事情的大臣而言,去云贵或许是更好的选择。

  道光皇帝和林则徐讲了许多任上的事情后,忽然调转了话头,道:“林则徐,你之前做过两广总督,应该跟行商打过不少交道吧。”

  林则徐微微有些惊讶,道:“回禀皇上,臣的确跟一些行商打过交道。”

  道光皇帝拿起手中的一本折子,让小太监递给了林则徐,这才缓缓开口道:“这是粤海关监督彭春刚刚呈递上来的折子,你先看看吧。”

  林则徐接过折子,仔仔细细看了一遍,眉头顿时轻轻皱起。

  原来彭春在折子里将目前广州的行商情况进行了介绍,声称行商不愿受到朝廷约束,似有悖逆朝廷之嫌疑,且自十三行崩坏后,需要有新的良策以图商贸之利,于是他便建议朝廷彻底收回海贸权。

  “臣以为,彭春所言似有几分道理,但是绝不可行。”

  林则徐对广州的情况极为熟悉,他一眼就看出了彭春只是异想天开罢了,不让行商们去跟外商打交道,难不成让朝廷的官员去跟他们做生意?到时候只怕生意没做成,又引起一次鸦片战争了。

  道光皇帝并没有表明态度,眯着眼睛轻声道:“何以见得不可行?”

  “皇上,外商多有狡诈,唯利是图,且惯于向官员行贿,倘若收回外贸权,只怕商贸之利将尽数被外商和官吏瓜分.......”

  听到这番话,道光皇帝顿时就陷入了犹豫,如今粤海关收到的银子可是要交到内务府去的,说白了就是皇帝自己的钱,而以道光这种抠门的性子,连给皇后花钱都舍不得,又怎么愿意让自己的小金库缩水呢?

  他沉吟道:“可彭春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,若是不收回外贸权,而这些行商又不思为朝廷为大清做贡献,难保会有朝廷所不能及之事出现,若是将来闹得天下震动,只怕绝非小民之福。”

  林则徐轻声道:“回禀皇上,臣以为兴工商海贸之利,于国多有益处,其间所获商货兴旺,于地方安靖大有裨益,且于朝廷税赋亦有良处。臣昔日担任两广总督之际,虽有鸦片之祸,却不能掩盖工商之利。如今行商不受约束,定有其中缘由,不妨先查清明细,再行奖惩。”

  道光皇帝微微点头,这倒是老成谋国之言,倒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