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3章 总督的拉拢_逆清1845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当赵源得知高炉炼铁并不是多么稀罕的技术后,他顿时愣住了,那这玩意怎么还一直流行到后世呢?甚至很多网文里都将高炉炼铁引为至宝,到底是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?

  作为一个来华发展的洋人,弗兰克对自己的看家本领还是很了解的,便向赵源简单介绍了一番。

  实际上自古以来的冶炼技术一直分为几种,大致有三类冶铁技术体系,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块炼铁技术,这种属于最没有技术含量的,从赫梯文明到中世纪的欧洲,一直都在广泛运用着,这种技术主要生产的是熟铁,还需要进一步锻打和渗碳才能变成低碳钢。

  第二种就是中亚和印度长期使用的坩埚钢体系,像大名鼎鼎的乌兹钢就是这一体系的产物,它的产量相对较少,价格比较昂贵,很适合用来做冷兵器,比其他的钢铁原料更加坚硬致密。

  而最后一种就是中国独有的铸铁-炒钢体系,主要是通过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,再通过鼓风机和精矿粉将里面的杂质去除,并且将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,实际上像普德林炉就是一种炒钢工艺。

  在弗兰克看来,目前大清的炼铁工艺并不算很落后,但是铁矿品质太差,以至于不能稳定产出生产燧发枪的钢质构件,但是这一问题即便在西方也很难解决,他们同样缺乏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能力。

  如今常见生产液态钢的办法主要是坩埚炼钢法,它通过石墨黏土坩埚中熔化金属料成为钢水的法子,它通过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,再从坩埚外面加热,而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,最后浇筑成钢锭后进行使用。

  这种法子生产出来的液态钢质量很好,但是产量太小,生产成本太高,不适合用来大规模生产使用。

  听到这里,赵源却是在脑海中想到了一个词,那就是贝塞麦转炉炼钢法。

  根据他前世所看的网络小说,很多穿越者大佬在升级冶炼工艺时,都往往会采用贝塞麦转炉炼钢法,原因也很简单,它是人类走向工业时代时所诞生的第一种大规模冶炼液态钢的方法。

  但问题是,赵源对转炉炼钢法的了解只有两点,首先顾名思义,转炉炼钢法之所以有转炉这个词,就是因为它本身的结构与传统高炉不同,它一开始处于水平状态,将液态生铁注入其中后,就需要加入一些生石灰,再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,也就是让它炉内与空气充分接触,可以将温度一下子提升到1600度,使得炼出液态钢具备了温度基础。

  其次,赵源知道转炉炼钢法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会使用碱性炉衬,可以有效处理里面的处理高磷生铁,从而可以生产出大量的廉价钢。

  但问题的,赵源并不清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