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同理念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从袁世凯做出了前往西北这个决定,到最终决定下达的时间非常短,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袁世凯的结束非常的突然,几乎在听完了西北阅兵式现场直播之后,就下达了决定,最短时间征召了手下,短暂的磋商,达成了一个共识之后,最近的一个列车前往包头。

  双方断绝往来,可是借助着某些秘密的战线,也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联系,在袁世凯的首肯之下,这个消息,定向的沿着特殊的渠道,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包头,电波在相隔了千里之外的两个中国的核心来回了几圈之后,最终确立了一个紧急的,统一计划,并随之实施。

  西北和北洋,是两个敌对的势力,在官方上面,从1911年开战开始,没有什么高层互访,可在人员流动上面,西北和北洋之间,不是完全不来往的。最高层面之上的敌对,并不能够掩盖双方之间的无数交流,就地域上面,西北是一个内陆,四面八方都不靠海,可在经济上面,西北却是外向型为主的经济,需要众多的港口和出口货物。

  西北很强的工业生产能力,设计出来的机器产品,甚至比世界上,最先进的机器,都要强悍的多,特别是在棉纺织,丝绸,普通的日用品上面,几乎拥有者让人难以想象的实力,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西北在某些东西上面,是世界第一,哪怕是北洋军麾下的那些工厂,也大量的进口了西北的机械设备,因为它可以为北洋创造很多财富。

  单纯的入超。会引发经济不平衡的,从后世走来的杨元钊。很清楚这一点,开启搬房间半殖民地时代。为中国历史上面的深渊的鸦片战争,就是一场因为入超打响的战争,哪怕英国拥有强大的战舰,已经依靠工业革命,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,可面对着闭关锁国,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的时候,依然被出超,搞得灰头土脸。不得不依靠鸦片这种非常规的商品,来换取巨额的利润,甚至为此,不惜发起了两次鸦片战争。

  从西北工业崛起,到有能力干涉世界政治经济的时候,西北就很注意这一点,跟德国之间,以商业和科技建立了紧密的纽带之后,西北很多方面。是在研究,如何平衡双方的资金和经济往来,战俘计划,工业品的采购。还有一些文物的采购,都是这样来的,以西北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。本来自己也可以生产的机器,却通过德国。远渡重洋来购买,为的就是平衡购买力。这中间,西北付出了不小的代价。

  不但是德国,作为欧洲的产品销售国,也是某种层次的盟友,奥匈帝国,土耳其,甚至是软脚虾的意大利,都是西北考虑的对象,这中间,近在咫尺的革命党和北洋,也双双的获得了西北的注意。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,北洋跟西北之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