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重炮犁地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革命党的军队,根本不知道,看似没有任何人迹的无锡城,实际上,有无数的目光紧盯着他们,他们的一举一动,都逃脱不了监视,而在西北预设好的目标之中,第一个区域,开始密布敌军了,接下来是第二个,第三个,仓促之中临时布置的城市布景,没有被敌人发现,敌人按照引导,不停的进入到无锡的一部分城区,看似缓慢,实际上却快速的走向了死亡。

  赵瑞英不知道革命党军队,有没有进行城市战的演练,之前预案之中,也考虑到了这一点,就目前看到的情况是,完全没有。城市战是一种到了近代,才出现的作战方式,再早几年,大部分的城市都是用砖石结构,或者干脆就是泥土胚房,对于普通的冷兵器,有一定的抵挡作用,在热武器的时代,普通的火炮都可以炸倒一大片的房屋,城市战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。

  防御和进攻,永远是战争的两个矛盾的方向,当更坚固的材料,钢筋混凝土材料出现,通过合理的配置,让他拥有跟钢铁差不多的强度的时候,城市站就开始逐步跟其他的战争不同了。

  赵瑞英至今还记得,在也野战兵团当连长的时候,第一次接触到了城市攻防战,本以为跟平常的战争差不多的,可是真正的演习,给他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,在城市战之中,遭遇战,背后攻击,穿插,游击。不以战线或者是区域为争夺的焦点,只是借助着庞大而复杂的城市。尽可能的消灭对手,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。远超过普通的战争。

  有时候,残酷的只能够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争夺,可是到了夜间,或者是借助着别的方法,进入到背后,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优势兵力的前提之下,城市战却可以做到以少胜多,甚至是不断放血,长时间坚持的作用。在教官教案之中。就有一个极端的战例,只有不到100人,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,在一个超级大城市之中,借助着地下水道和一些预先布置的藏身点和军火库,拖住了最少一个军的军队,在长达半年的时间之中,持续的给他杀伤,战损比高达100:1。

  当然了这是极端情况。一般没有那么惨烈,正因为了解,赵瑞英在准备的时候,就多考虑己方的长处。主要为了引导对手,城市布景也是一个尝试,现在成功了。把对方的人员,逐步的集中到了广场之上。方便了西北火炮的使用,这些火炮也成为了敲响了丧钟的重锤。

  西北的火炮。在装备的密度上面,不但远远超过中国和东亚的标准,比起战争时候欧洲标准,也一点不少,守卫节点城市几乎肯定的是,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,必须要增加火炮,用火炮和自动武器,弥补人员少的差别。

  在这个时代的陆军,大口径火炮的威慑作用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