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千零六十章 尔虞我诈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说实话,在德州前线,日本损失不小,却实力犹存,最终抱团之后,大概是百万级别的日军,缓缓的结阵后退。这让第一军找不到漏洞,再怎么说,第一军加上加强的部分,总共也不过是的30万左右,哪怕歼灭了50万日军,差距也是在三倍以上,这种情况之下,固定的阵地战防御战,还可以,但是运动战也不是不行了,但是对方明显防御,结成稳固的阵营,每天只是走二三十公里的距离,却让他无法下手。

  当大军聚团的时候,除非是把坦克调上来,用装甲力量的冲击力,分割包围对方,才能够冲破对方防御,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。特别是西北,重视人的生命,不可能如同日本那样,如同攻击旅顺那样,疯狂的攻击,只是远远的监控,当日军退出山东的范围之后,却没有继续下去。

  不同于山东,河北这边民众还没有撤退,逼迫过近,万一让日军残暴起来,损失的永远是中国人,山东这边是西北提前的做出了准备,可是河北,名义上,还是属于北洋的地盘,西北刚刚介入北洋,还无法做到跟山东那样的事情,除非有一个月的时间。

  可惜山东之战,进行的太快了,日本人气势汹汹的而来,在德州一线上面,碰了个头破血流,除了川村景明带队的先头部队被全歼之外,后面部队也都损失巨大,这一连串的行为,打碎了日本想要报仇的想法,最终让日本选择了撤兵。

  虽然说。抵御敌人于国门之外,这很好。不会给山东造成更大的损失,可日本人撤退的时间也快了很多。快到河北的撤退计划,在一开始,就无法进行下去。

  日本人缓缓的后退,西北军保持了跟日军30公里左右的距离,几乎是全程看护,看着日本人逐步的接近天津,期间蔡锷也做了一定的尝试,可是日军非常的警觉,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。几乎的浅尝即止就结束了。

  面对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日军,就算是蔡锷也没有很好的办法,眼看着日军就要接近天津,最多10天以后,就能够抵达天津了,他不得不把问题向回发了,希望得到参谋部的支持。

  参谋部里面,其实就蔡锷面对的这个问题,已经讨论过几次了。如何做已经有了腹案,只不过为了照顾蔡锷的情绪,没有直接的从上到下的命令。

  不是说,蔡锷的实力不行。能够成为西北的第一战将,蔡锷在各方面的实力都是拔尖的,他只是没有想到。作为西北的高层,袁世凯的动作。蔡锷本应该可以掌握的,只不过他一直都在山东前线。只是在交流的时候,略微的知道,北洋有向西北靠拢的意思,但也只是意向,完全不知道,袁世凯已经跟西北谈好了。

  参谋部拿出来的意见其实非常的简单,甚至提前已经在准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