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三十九章 两位教授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包头的现在什么都缺,哪怕在美国,不入流的普通工程师,学校的讲师,普通教授,对于中国而言,都是难以言明的资源,会对包头未来的发展,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杨元钊并不打算,完全依托国外,建设一个工业体系,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,摊子铺得太大,一旦出现什么变故,最终的接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  为了安全起见,哪怕在谷内的投资,也只能依靠德美公司的名头,暂时在几个行业之中,进行投入和选择选择,而现在又有一体机的任务,那么这个选择的重点,就出来了。

  之前的技术工人,因为通用性的缘故,没有过多的要求专业,可到了更高层次的人才,专业性是必须考虑,150美元一个月的工程师工资,在这个时代的美国,绝对称得上是高新了,这个时代的美金,是真正的美金,20美元,可以直接兑huàn黄金,所以,价值也比后世的高出了很多很多。

  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,棉花,水泥,砖厂,只能够称之为基础之中的基础,棉花是敲门砖的,水泥厂和砖厂,是一个工业基地,甚至是工业区的基础,他们提供的基础建材,为工业区打下基础,接下来,他需要为重工业打下一个基础,占据着工业体系之中,举足轻重的作用的,就是重化工业,以三酸两碱为代表的重化工业,从一定程dù上面,代表着化工业的基础原料,很多跟化工有关的产业。都是脱胎于此,再加上一体机这个重要的砝码。最终成为招募的重点。

  美国的化工业,没有德国那么的先进。在基础化工的领域之中,无论是精度,还是门类上,都比较的完善,重化工的规模远在德国之上,这也是美国庞大的面积和海量的人口决定的,人口和面积决定着工业的规模,这一点都不假,没有足够的国土面积。根本无法发展成超级大国,这从后世的历史上面就可以看出来的。

  历次争霸的大国,英国虽然是弹丸小国,却因为殖民地而强大,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,鼎盛时期,几乎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,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数亿的人口。奠定了英国强大的基础,它也成为了这个时代,毫无争议的超级大国。

  接下来的美苏争霸,人口土地。都是先决因素的,二战时候的德国,因为国土面积较小。人口较少,哪怕拥有着强大的科技和工业。依然无法突破本身的限制,更进一步。至于更弱一点的日本,意大利,西班牙,也是如此。

  美国的幅员,跟后世的中国相当,而德国,只是中国一个省的大小,人口就更加的少了,当基数大到一定程dù的情况下,量变也就有了质变的基础了,这个时代的美国,依靠着总量,达到了世界第一工业大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