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中美持久战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从20吨到11吨,重量减少了快一半,这算是这一款被命名为多普勒的雷达第一次应用,之前基于雷达改装的飞机就不能再用了,第二架飞机在紧张的改装之中,之前的那一架也没有废弃掉,而是转做了飞行试验。笔%趣%阁qu

  雷达的空中性能,这本来跟地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,之前主要的目的是减重,现在在程序上和理论上的减重,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,再进行减重,就是用不同的材料替代,这一点完全可以在地面上做,天上的实验,很自然的,就转向了雷达本身的一些试验了,比如在什么地方性能最好,朝向那个方向,还有如何的设计雷达天线的位置,才能够做到性能最佳。

  在空中项目之中,最关键的是确定雷达的探查范围,这里有一个精确和最远的区分,任何一款可以发射无线电的,就是一个无线电的发报机,世界上研究无线电的,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,可是真正制作出可靠的无线电,还只有中国一家,其他国家刚刚摸到皮毛而已,雷达作为无线电更高端的应用,就又是如此,一个范围的确定,特别是精准的范围,对于雷达的使用非常关键。

  好在,之前改造的飞机还可以飞,利用他不间断的进行了测试,特别是精准的范围,最终决定,把雷达在1万米左右的高度,探测范围被确定到了85公里,这对于飞机来说,已经够了。就算按照飞机以600公里米小时的速度,80公里,也需要八九分钟,这对于这个时代的飞机来说,足以反应过来,做出相应的处理。

  1万米的高度,是未来雷达主要的探测高度,以目前雷达只能够装载在的起飞重量在50吨以上的飞机来说,这个装备了雷达的飞机,不适合进行作战,那么飞行高度的选择就相当的重要,就目前来说,1万米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,还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数据,未来会伴随着对手技术的领先,把这个飞行高度,最终确定在,甚至是万米以上。

  空中项目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空中的项目很多,也很重要,可是整个雷达研究的重心很自然的就转移了,地面成为了重点,目前空基雷达的测距范围已经缩小到了85公里以内,这还是在空中测距范围,地面上恐怕不足30公里,在雷达的测量距离,不发生巨大的变化的前提下,以前确定的雷达元件,不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,除非是整个设计理念出现大规模的变化。

  在整体设计不变的情况下,要减轻总量,就必须要走其他的路径,用一些其他的材料,替代现有的材料,说白了,就是用比重比较轻的材料,代替现有的材料,只要把雷达的比重降低一半,这就可以了,从11吨降低到5吨左右,还是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