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六十章 快速发展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如果有人,半年没有来过包头,现在再来的话,恐怕要认不出包头的样子了,女工的问题,暴露了包头准备不足的毛病,为此,规划可以比建设更快,想象之中的工业区,终于可以挥洒蓝图,开工建设了。

  包头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大工地,距离冻土时间,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另外一条公路,包头到太原的公路,也在紧张的修筑之中,可是几大家族,对于建筑工人和泥瓦匠的招募,一直都没有停下来,从某种意义上面说,棉纺厂已经成为联系着包头和晋商的纽带,新加入的家族,还有众多中小家族,把包头的影响力,一下子拓展到了整个山西,而招募的手脚,也同样的扩大。

  这个时代的山西,没有后世那样,拥有几千万人,人口资源大省,可是山西也算是传统的中国内陆省份,一直以来发展都不错,特别是明清时代,晋商的崛起,从另外一方面促进了山西的发展,这个劳动力上面,真的是不缺人手的。

  从美国招募来的1400名工人,会让包头插上腾飞的翅膀,三酸两碱的的基础重化工工厂,都亦可以一一的兴建,杨元钊对于化工领域的了解,仅限于高中和大学的化学知识,更多的是实yàn室的基础,但不得不否认,杨元钊拥有比这个时代,大多数人,都要远得多的眼光,这种眼光,在贫穷落后的包头,弥足的珍贵。

  心有多大,目标就有多大。成功就有多大,这句话。是至理名言,2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。已经开始了全方位的施工,到处都是在挖掘地基,冻土时期,地基的挖掘会非常困难,20平方公里的建设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,总不能让辛苦招募过来的人员,白白的在包头猫半年的冬,这样太浪费了。

  这上面。杨元钊是有一定的错误的,没有在几个月之前,做前期准备,包头和中国太过落后了,一qiē都要他来着手,就拿三酸两碱来说,每一个都是几百万的工程,加上高速公路和棉纺厂等水泥厂的扩建,杨元钊也是忙的焦头烂额的。这事到临头,才着急的处理。

  1400人马上就要来了,只是落实了住宅和实yàn室,好在这个时代的三酸两碱。不需要多么大的厂房,只用在钢构的基础上面扩建就好了,未来。当这个厂子,真正的发展起来。再考虑在工业区的扩建,1400名工人。还有众多的研究员,他们都有各自的去处,研究员进入实yàn室里面,工人,会逐步的抽检三酸两碱之中的两酸一碱。

  越来越多的人,都涌向了包头,水泥厂的6000人,棉纺织厂,暂时保证了5000人,还有未来三酸两碱,差不多又是一万人以上,这就是数万人的规模,这样规模的工业化,在中国,恐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