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四十一章 注定错过_224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包头,进入到9月开始,气候明显的发生了改变,哪怕是在晴天,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,照在身上,温暖无比,显得异常的舒服,可是一旦到了阴凉的地方,气温会明显降低,昼夜的温差也大了起来,特别到了后半夜,没有棉被的话,很容易冻到,热炕是早早就烧起来了。

  这个时代,服装上面,保暖的性能极差,温度稍稍降低,人们的服装顿时变得厚了起来,特别到了冬天,没有棉袄的家庭,甚至不会随便的出来,千山鸟飞绝,野境人踪灭,讲的就是这幅场景。

  杨元钊在包头投资的各种工业,多的已经持续经营了半年左右,少的,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,各方面都进入到了正规,无论是面粉厂,砖瓦厂,还是水泥厂,每天的产量,都稳dìng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数量,除了因为工人们对于工作相对的熟悉之外,也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保暖上。

  没错,保暖,不但代表着对工人的关爱,也代表着生产的效率,当冷的连手都伸不出的时候,说什么生产效率,或者是产量什么的,都是空口白牙。此时水泥厂也好,砖瓦厂也罢,甚至是面粉厂,早已经穿上了统一的服装,看起来薄薄的,也非常的美观,非常的保暖。

  棉花还没有采摘,马上就要到了采摘和收获的季节了,即便是采摘下来,也需要投入到未来的纺织业上面,这个时代的中国,最赚钱的,不是后世的利税大户烟酒,而最平常的棉布,有记载显示,从1840年,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,开始设立商埠开始,中国的进口额开始迅猛的提升,开始进口最多的,就是鸦片,可是渐渐的,有一种产品,逐步取代了鸦片的位置,成为了英国赚取中国财富的主力军,这就是棉布。

  在史料记载上面,1900年左右,英国出口到中国的棉布,每年差不多3亿匹,价值数百甚至是上千万英镑,几乎代表着4亿左右的中国民众,差不多有四分之三,都选择购买进口的洋布,加上原有的土布,还有本土纺织业,中国的棉布消耗之大,极为的惊人,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。

  从洋务运动开始,中国兴办了各种各样的工厂,在这些种类繁多,从普通的手工作坊,到比较现代化的钢厂,几乎横跨了大部分的行业,可是真的要细算起来,某种意义上面说,整个中国这么多的工业之中,赚钱的屈指可数,除了资源型的出口型产业之外,就只有这个纺织业了。

  几十年的时间,起起伏伏的,纺织业也迎来了几个大阶段,从最早的官办,到官督商办,再到最后的全私营,中国的纺织业走过了漫长的时间,也成了财富的创zào地,未来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富豪级人物,大部分都跟纺织厂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