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九十九章 织布入农户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杨元钊想了半天,还是决定,要扩大这个生产,纺纱织布是必须要上的,有条件要上,没条件的话,创zào条件也要上,这不,就把八大晋商,又找来了。

  棉纺织厂,几乎都在晋商们的眼皮地下,见过其他的地方的纺织厂的兴建速度,再看看包头的棉纺织厂,这些晋商,还有什么不满意的,杨元钊有些激进,花的钱也多了点,可是整个棉纺织厂的大头是杨元钊出,机qì也是他来弄,他们只是负责原料就好了,对比不到三个月,就进入到试生产状态,再比照一下状元张謇,花费了两年建立起来的棉纱厂,第一年还断断续续的生产,心中的优越感,简直是要喷薄而出的,棉纺织厂就是来钱快啊。

  棉纺织业,跟其他的产业,有一个非常的大不同,只要是纺纱进入到了正规的时候,当棉布,甚至是说棉纱都完成了之后,就可以卖钱了,无论是江浙一带,还是在东北,甚至是在京津一代,购买机制棉纱的,都不少,只要路子足够广,随便可以卖掉的,晋商是什么,虽然已票号为主,可是走商和坐商,网络也非常密集,别说现在只是试生产,就算是大规模的生产,也卖得掉,中国人对于棉纱,对于棉布的需求,几乎是永无止境的。

  如果换成之前,这一点,杨元钊一点都不在意,不管是纺纱,还是织布,都是一种产品,只要有市场就好了,在织布没有解决,工人数量不足的时候,出售棉纱是必然的选择,可是现在,这个问题这必须解决,在工业任务之上,需要达到5000万的利润,而初级工业产品的数量,不能超过30,棉纱是初级产品,可是棉布,则是高于初级产品的产品,可以在利润之中,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。

  八大晋商很快就来了,虽然他们都没有在包头,现在包头的交通方便了,最少包头到绥远是贯通的,这等于比以前好走了许多,快马加鞭的通讯,又是及很郑重的会议,他们很快就来了,对于现在的情况,都非常的满意,只是以为杨元钊找到他们通告棉纺织厂进展的情况的,却没有想到,杨元钊找到他们,是为了另外的事情。

  在晋商和股东们都到齐了之后,杨元钊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今天,找大家来的意思,其实非常的简单,就是把产品找到一个销路,顺便,也在更大的范围之中的,培养我们的工人。”

  “培养工人,我们棉纺织厂,不是有几千名工人么的!”一个晋商非常的奇怪,差异的说道。

  杨元钊知道他,他是渠家的家主,也是所有家主之中,比较支持棉纺织厂的,他最少有7个子侄,都在棉纺织的筹备中心,而且工作都比较的上心,渐渐的成为了刘澍的得力助手,杨元钊就听过刘澍赞叹过不少次了。

  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