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零八章 高支细布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止是他们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,在整个印染厂,类似想法的人不少,可是大量的棉布,如同流水一样的印染出来,十几个大小不同的池子,同时开工,分成了20多个小组,每隔三四十分钟,就会有10匹布被拿出来,一个个的搭载院子之中晾晒,蓝色,黑色,红色,青色,各种各样的色彩,汇成了一个颜色的海洋。

  天公作美,今天,是冬日里面难得的好天气,布料缓缓的干了,当然了,这样的天气,再来两天,布料就可以干透了,再经过一些后续的处理,就可以成为成品的布匹了。

  在知道了杨元钊的印染厂之后,八大晋商,几乎都在盯着这里,他们没有资本,投入到这个印染厂之中,并不代表他们对这个不感兴趣,对于各地而言,花布都代表着极为珍贵的资源,是最不愁销售的东西。

  在中国,目前的棉布市场,远远没有打到饱和的程dù,在这种情况情况下,就算是普通的民营棉布厂,都可以获得兴当的利润,更何况是大型专业的棉纺织厂。

  可是相对于棉布,最贵的,永远是染色布,现在,在各大城市的印染坊,一定程dù上面,生意兴隆,普通人多得到了白布,也会印染成不同的色彩,一匹按照染成的色彩是5角到3元不等,更高一级的,就是英国的花布,目前,似乎只有英国掌握,就算是发展棉纺织业的日本,也完全没有掌握这个技术,日本人还是以坯布为主,偶尔有一些蓝色,黑色,或者是绿色的布流向市场。

  一些股东留驻人员,已经几次三番的到印染厂看过了,哪怕是没有晾干,没有经过后续处理的棉布的,鲜亮的颜色也极为漂亮,虽然不知道为什么,杨元钊把棉布都以黑色,蓝色等重色彩为主,可是就颜色和均匀度上,绝对称得上是上品,唯一没有衡量的就是固色,可听说的一些,加上之前几个环节的优秀,让他们基本确定,这一批棉布染得不错。

  蜂拥而上众人,都想从杨元钊这里,得到最大的配额,谁都知道,一旦到了人口稠密的大城市,或者富裕的地方,这些布,绝对都不愁卖的。

  染布坊的效率还不高,一天就是2000匹左右,如果依靠阳光来晾晒,根本就不够,好在,一个庞大的烘干仓库,借助着染料,进行烘干,日处理能力会超过5000匹,即便是印染厂进一步的扩大,也足以完成烘干,只不过,这个建筑物,不是简单的钢构就可以的,必须要开春之后,才能够建设起来,在此之前,只能够依靠着阳光。

  几大家,几乎都轮番的找杨元钊打探消息,对于这些布匹,杨元钊并不在意,都是为了换钱的,就按照股权来分配,每天产出多少,就分成不同的等份,每种颜色均分,或者相互的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