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五十三章 严阵以待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包头的新军,大部分都调离,王金铭没有做什么狸猫换太子,或者是草木皆兵的计策,在绝对的实力之下,根本就不用这么做,大量士兵在包头是安全了,容易被发现,马匪们太精明了,一旦发现不对,说不定就不会冲过来,到时候,几万的马匪,就这么的洒在,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,哪怕王金铭是天神下凡,也未必清剿的了。

  大量新军的调离,直接的影响就是,没有足够的侦查队伍,得不到的土匪们的确切消息,可是每天的消息,还是汇总到了参谋部,前往太原的新军,包括了大部分的基础士兵,可是大部分的士官和参谋,依然留在了包头,从这个意义上面说,包头的军官数量,也远在想象的之上。

  除了这些值得信任军队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力量,那就是护厂队。

  包头的护厂队,可以说是源远流长,早在兴建第一个工厂的时候,杨元钊就提出了这个概念,工人要有主人翁的精神,不但要工作,也要保护工厂的财产,当时的人数,相对比较的稀少,护厂队只是由几大家的家丁兼任,到了水泥厂成立,在杨元钊的指导和李明生的帮助之下,护厂队逐步的成型了。

  一般情况之下,杨元钊护厂队标准是30抽一,也就是说,三十个人之中,抽出来一个,成为护厂队,平时也会进行一些劳务,下午会训练半天,至于民兵,则按照各自的兴趣,一周进行2-3次的训练,每一次的训练强度,只有护厂队的一半,从某种意义上面说,民兵只能够是熟悉的枪械的普通人,最多比后世国军抓的壮丁强一点。

  护厂队就这么的逐步成型了,从最开始,1000多人之中,挑选出来二三十号人,到后面,逐步的扩大,水泥厂,建筑公司,包垦公司,加上后面的棉纺织厂和印染坊,包头拥有15万的工人,护厂队的人数,也达到了1000人左右,虽然这批人没有跟新军和民团那样,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,可是他们的一家生机,甚至是本身的籍贯就是在包头,相对于外来的新军和转化过来的马匪,他们忠诚度更高。

  1000多人,在这个情况之下,绝对可以称得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了,更何况,无论是王金铭,还是杨元钊,没有打算打一场歼灭战和野战,他最多就是打一个防守反击战,一旦马匪受挫或者受到巨大的伤害,自然有更加训练有素的队员,进行反击。

  这段时间,护厂队不同于以往了,厂里面的安全,由基干民兵负责,护厂队和挑选出来的一些出色民兵,他们几乎是全天候的操控马克沁,短短的15天时间,只是马克沁的子弹,就打出去500万发,这在这个时代的中国,简直是不可想象,或许对于清廷的军队而言,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