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一十五章 设计机车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詹天佑最终带着有些疑惑得心情去了,去对铁路的建设,做最后的测绘,出去的时候,杨元钊甚至派出了拖拉机,以拖拉机帮助詹天佑,迅速的在1500公里左右的路线上面,走一圈,看看大致的环境,至于更加精细和全面的勘探,还要等待着外国的一些专家和詹天佑邀请的一些人员抵达了之后,才能够大规模的铺开。

  这种专业和专注,表xiàn了詹天佑这么一个工程师的严谨,杨元钊给出的路线图和初步的测量结果已经足够的专业和精准了,可是他作为铁路的主导者,必须要亲自过一遍,这样才能够放心的施工,任何一丁点的问题,都需要提前想到,做出一定的预案。

  目送詹天佑走后,杨元钊先去了一趟张家口,对于制zuò的铁路修筑的工具,他心中早有一定的想法,一个火车机车是必不可少的,最起码,需要车头和下面的传动,后面可以拖一条,或者多个连在一起的车厢,给机qì留出位置。

  在这个时代,或许这样的蒸汽机车的改造,技术上面非常困难,些在一体机面前,完全都不是问题,杨元钊在张家口也没有多留,复制了一下张家口的火车牵引机车的,这些都是从比利时引进的旧火车车头的,速度上不快,马力也不怎么足够,于铁路而言,暂时不需要速度,只要有足够的牵引力量就可以了。

  发动机,是杨元钊的强项,火车机车也是如此,这样的蒸汽机。早在电厂兴建的时候,已经研究透了,比利时的旧火车车头使用的是20年前的技术,这些技术在杨元钊的面前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稍稍的改动,把蒸汽车头的核心,换成了他精心准备的蒸汽机,让火车头的马力提升了3倍,这样的提升,对于整体的火车头来说。是可怕,火车头的动力全部放在牵引和速度上面,说不定立刻会出现问题,速度没提升一定的数量级,对于整体材料的影响就会提升一个数量级。

  任何一个机械。单独的一个方面提升,不会起到效果,反而会引来灾难,更高的速度,对于机械部件和车轮,甚至是车体的结构,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度,这需要不停的研究和调整。有一体机的帮助,这个过程会很快,但是没有个几个月的时间。绝对不行。

  杨元钊没打算现在就弄个火车头出来,未来,当包头拥有了真正的铁路之后,火车头的引进和开发,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,一定程dù上面。他甚至会推动火车头自产,毕竟火车头也是铁路运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。而且价格不菲,现在只是想弄出来一个筑路机具。所以火车头提供的马力,只有跟之前差不多的,提供到动力上面,供火车头行驶,剩下的,几乎都放在了驱动力之上,用来单独推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