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百八十六章 后勤问题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杨元钊的心中,还没有意识到,此时西北,在大部分的国人的心中,是这样的一个状态,可是要真正的站在历史的风云榜上,他还有一关要过。

  哪怕不抱着跟俄罗斯全面而战的态度,21万俄军,18个师,还是一个必须要过去的坎,过去了一片坦途,过不去,连西北本身就受到了威胁,更何况是其他。

  在包头大本营之中,最大的那个房间,是一个战略研究作战室,由实际比例,通guò精确的测量,动用了一部分特殊工具绘制的蒙古地图,显得那么的精确的,每一个小道,山脉,河流湖泊等等,这些都精确的显示在了地图之上,这样的地图,作战室里面的是最大的,其他的,每个团以上的高级军官,都有一份比较小的,足以让他们在蒙古的境内,不会迷路。

  杨元钊正在那里紧皱眉头,在地图上面,一个个不同的旗帜,代表着不同战斗力的队伍,红色的旗帜,是团一级的,现在接近买卖城的,只有三个,后面几个,落后的有些远。

  距离一团解放库伦的战斗已经过去3天了,一团在维持了库伦的稳dìng之后,暂且驻扎了下来,而本身属于是第二波的力量的二三四团,他们没有直接前来库伦,是直接在库伦西部30公里的地方直接改道,前往恰克图这个中俄边境最大的城市。

  从走西口开始,恰克图就是曾经山西商人能够走到的最远的城市,就说他的距离吧,恰克图距离库伦350公里左右。可是如果加上包头到库伦的1700公里,再加上太原到包头的600多公里,5000里的距离,足以让所有人侧目了。

  几百年来,当过不下去的山西人。选择远赴恰克图经商,茫茫的戈壁大草原之中,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山西人的尸骨,从张家口到乌德,再到库伦,然后到恰克图。本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张库公路,甚至是俄罗斯延伸段的主体,几百年来,无数的商队,车拉脚踩之下。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土路,这也是商队的主要通路。

  后来,又应为包头的出现,特别的用三合土简单的修筑了一下,因为不是专门的修路,只是使用了少量的水泥和石子之类的,路况环境并不好,当大队的车队行进上去的时候。比之一般的土路,或者是没有路的草原,稍稍的好了一点。却不能够称之包头意义上面的为好。

  载重量大,速度较快的汽车,没有专门的针对这里的越野性,第一天,只是行进了80公里,这跟之前。10小时就完成了550公里的跃进,再或者。10小时从包头到乌德的1200公里,这完全不能相比。交通的便利,让机动车辆越来越快,距离甚至是空间,再也不是阻碍和天谴,反倒是交通环境,成了最大的制约。

  之所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