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百八十六章 遮天蔽日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如果有飞机航拍的话,整个蒙古几个主要城市形成的线性结构,无数机动车正在繁忙的运行着,方向都是唯一,前往乌德,准备给突袭的俄军迎头痛击,这些变化,俄军这边丝毫都不知道,因为情报滞后的问题,俄军不知道,在短短的几天时间之中,西北军不但已经调集到位了,还配备了一系列的武器。

  从包头到乌德,可能距离更远,却因为火车的贯通,一小时平均在80公里,极限达到130公里的火车,会让上千公里的铁路,变得容易匀速,强横火车机车运载能力,可以把大量的军火运输到前线,只是203炮,就在乌德这边准备了12门,还有107门155和超过400门108,这么多重型火炮,基本上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级别的。

  与之相对的,俄罗斯方面布鲁西诺夫带领的精锐部队的,如果不抛下重型火力的话,也未必能够占到上风,更何况,为了加快前进的步伐,他们抛弃了大部分的重型火力,为的就是一鼓作气的,攻克乌德,出其不意的发挥出集团冲锋的威力。

  俄军方面,不知道西北这边的情况,可是西北这边,熟知俄军的一qiē,西北的飞艇,每天都会悬停在俄军的上空,用望远镜,一点点的,细细的把俄军的一qiē动作都收归眼底的,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,汇总到乌德,乌德方面和后方的参谋们,每天都在分析双方的实力对比,以因此选择出适合的应对方法。

 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,包头的参谋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分析方法,在计算双方的对决之中,会把一些参数代入其中,数字和实打实的情报不会骗人,参谋部按照现有的敌我实力,进行推演,只要买卖城的部队,按照既定的时间,在3天之内,进入到乌德的阵地之中,他们会有一周的时间构筑阵地,以包头强悍的土工作业和防御能力,15万对20万,一方以逸待劳,一方劳师远征,一方抛去了大部分的重火力,一方有固定的火车站为依托构筑阵地,切拥有全部的轻重火力,这样的对比之下吧,包头失败的可能性,被种种的客观条件降低到了最低的程dù,这一战,几乎九成以上会胜利。

  每逢大事需要精心,越是这种时刻,也是需要指挥官平心静气,负责这一战的依然是蔡锷,别人杨元钊不太放心,好在买卖城的防线已经稳固了,对方又是归宿向前,有张孝淮在哪里已经足够了,反倒是乌德这边,很明显,布鲁西诺夫是准备强行的冲击的,这种情况之下,蔡锷是最适合处理。

  蔡锷是乘坐着飞艇前来的,虽然危险,却方便快捷,只是一晚上的时间就到了的,下了飞艇之后,蔡锷看了目前的情报之后,一qiē就尽在掌握之中了,在战争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