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百零二章 惊人效率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一艘和第二艘的万吨级的巨轮,停靠到了码头上面,这个码头可以停靠2艘万吨级别大船,当大船停靠之后,工人们开始上船,熟练的开始卸货了,整个卸货的过程,皮埃尔都没有说话。

  超过7万吨的船队,还不是采用滚装或者集装箱的方式,旧有的散装模式的,要卸货的话,需要人力来,人力又穷,哪怕是借助了部分的工具,每一个部件的重量,都不能够超过300公斤,这个过程可就慢多了,好在青岛的水压机,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,远洋运输过来,青岛怎么也不可能有生产这样千吨级大玩意的能力,每一个都可以分割成不同的小块,然后包装起来。杨元钊也详细的在其中留下图纸,甚至还专门训练了一个施工队,对他进行拆卸安装,他们也随同过来了。

  像是1200吨水压机和600吨自由锻压机这些大玩意,全部是在底层,整整齐齐的打包好,好在其他的设备也不少,普通的机床和可以加工大型螺旋桨的车床首先的卸下来,皮埃尔都一个个的看了,很满意,全新的德制机床,似乎做了一些更改和调整,跟常见的略微的有些不同,可能是为了造船厂专门的采购的吧,皮埃尔见过的机床,没有一万个,也有几千个了,并不奇怪这个。

  仔细的看着机床的批号和型号,型号上面不是最新的,可是该有的功能都有,很全面,对于中国来说,已经是能够到手的最好的了,有了这些,只要让工人们稍稍的熟悉一下,整个造船厂的效率,绝对能够提升3成以上。

  作为熟悉机床的总工程师,皮埃尔有这样的自信,可是他并不知道,他的估计出了很大的偏差,后,机床的效率吓了他一大跳,他是立足于机床本身的效率上面的,却不知道,所有的刀头,都换成了后世的粉末冶炼的刀头,一体机的生产能力虽然有限,可是一个机床的刀头能有多大,真的缩小的话,可以选择最尖端的那一层材料,杨元钊当然不会这么抠门,西北的生产能力也没有大到一体机都紧张的程dù,刀头还是供给的起,整个西北现在没有粉末冶炼的能力,所有全部的刀头都是由杨元钊来提供。

  就数控机床的刀头来说,第一代刀头是普通的合金钢,第二代才是高硬合金钢,然后是高速钢,抛开数控不说,第四代才是粉末冶炼的刀头,就加工效率和速度上面,这是数倍的提升的,刀头的硬度大,加工速度快,锋利度高,效率当然会提升很多,这里也有西北的技工,否则,杨元钊也不敢大大咧咧的把这些机床给拿出来,要知道速度太快的刀头,如果不适应的话,很容易加工坏工件,工人受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的,别工件没加工好,工人先伤了。

  机床被分门别类的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