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百二十七章 X1货轮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造船,设计船舶的图纸,是一个陌生的领域,一体机的评分系统,让杨元钊拥有了设计的能力,动力方面是他的强项,随便拿出来的一组蒸汽机,就让4500吨总排水量,载重不过是3000吨左右货船,出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。

  参考了4500吨的货船,把皮埃尔设计理念给吃透,加上动力上面领先,杨元钊试着开始拼接,不过依然是失败,一次次的失败,没有让杨元钊失去信心,反倒是让他看到了某种偶然之中的必然。

  心中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之后,仿佛一下子开窍了一般,杨元钊就按照这个想法来,不求突出,先保证可以合理的运作,顺着4500吨图纸旅顺下来,总算是把动力系统给弄得差不多了,以包头最大的,15000马力的蒸汽机组成的双机机组,合理的嵌入到了一艘成熟设计,流体性能较好的货船之上,整个货船的大部分功效都需要迁就动力系统,这样整艘船成功的通guò了评分系统评价,超过了80分。

  之前无论怎么提升,都只有60分,现在没有做出很多的修改,却达到了80分,这等于是巨大的突破,按照杨元钊对评分系统的了解,超过80分,在万吨级的货船上,已经算是正常了,基本上从1900年开始,生产出来的主()流货船,基本上都是这个水准,只要能够根据这个图纸制zuò出货船,绝对不愁没人买的。

  如果说普通的设计师,能够设计出这么一艘船。或许已经是值得骄傲,这样一艘世界主流的万吨级货船。是目前市场的热门货,可以直接生产。创zào出很多价值的船。

  不过拥有一体机的评分功能,之前的排列组合已经证明了他的强大,他有些像是后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,但是比计算机辅助设计更加的强大,他可以直接用直观的分数,表xiàn出这一艘船的各方面性能,如果只是这样的话,何必去自己设计,直接把别的船拿出来用就号了。

  正因为如此。这样的船,对于杨元钊而言,连及格线都不够,他很清楚的看到,他跟其他著名设计师的区别,勉强的解决了动力系统之间的问题,可是他犯下的同样是德国人的错误,性能不足就动力补,如果不是蒸汽机强悍的能力。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分数,但是原版的船,可是112分啊,差别也太大了。

  3万马力的推力。几乎快要比得上战列舰了,目前英国主流战列舰,超过2万吨级满载排水量的主力舰。也不过是万马力,把这么庞大的马力用在一个万吨级的货船上面。动力浪费巨大,如果不是包头的蒸汽机。拥有的让人难以想象的性能,说不定煤耗一项,就足以否定整体的设计。

  好在,可以微调,杨元钊慢慢观察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