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海起航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8000人从中国运到德国,不算太容易,现在各国,航运兴旺发达,英德都在秘密的准备战争,他们是世界船运的大头,加上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,想要凑到足够多的船只,运送人员和基础的装备,这并不容易,最关键的是,这只是大宗运输的一小部分,前往德国兴建大型工程的工人,除了一部分在船上之外,还有相当的一部分,没有上船,德国支持了一部分的运力,剩下的,就要靠西北自己解决。

  上海到巴士拉的距离,比上海到柏林的距离少了一大半,如果是巴格达铁路彻底完工作之后,还可以通guò巴格达铁路进行分流,现在,无论是人员,还是设备,都必须要通guò船运,对于船运的压力非常大,德国也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之下,抽调了一部分,这已经是极限了。

  杨元钊也很清楚这一点,这段时间,就是落实海运力量,之前从英国订购的船舶之中,有一部分,不在英国本土,而是在亚洲和北美,一部分通guò巴拿马运河,前往中国,另外一部分,则直接在中国交割,他们都是中国附近的旧船,本就要就地交易。

  至于欧洲这边的,由德美出手,临时的组织了一个船运公司,通guò在各国招募水手,先干起来,未来,则按照比例和程序,向中间添加中国人员,未来这里会源源不断的为中国海军输送战士。

  遥控着西北方面,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,杨元钊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,很多情况之下,都是下达了最基本的命令,剩下的有足够的行政人员去执行,从包垦公司的时代,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,没有拖拽,没有人浮于事,各方面的效率相当的高,几次大规模的海上运输,让西北的行政人员们,积累大量的经验的,第一批的人员很快就调集好了,准备出发。

  11月的长江有些阴冷,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,这种直接浸入到骨子之中的阴冷,让一些北方人都受不了,好在,各种保暖衣服,特别是西北大力推广的鸭绒,已经成为了江南一带的新的项目,之前人们养鸭是为了吃肉,现在,更多的是为了产绒,哪怕没有西北的科学养殖的效率高,也造成了养殖业的繁盛。

  数千人组成的队伍,让码头这边成为了人的海洋,第一批前往德国务工的工人,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人员,他们共同乘坐远洋船只,前往万里之遥的欧洲,前往船厂的,穿着的是以天蓝色为主体的衣服,他们脱胎于西北最早的那一批工装。而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,则是以作训服为主,他们已经是半军事化部队了,无论是组织结构,还是机构结构,都是军队的模式,军官们也都是正规的军官,只不过从野战部队之中挑选,不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