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七百五十六章 打火机计划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既然找到了问题,总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,不用杨元钊催促,参谋部推演出这两点之后,也开始了寻找解决的方法,还真的让他们找到了,不过结果却让杨元钊哭笑不得,解决方法都是依托空军,确切的说,是空军刚刚在西北二号的基础上面,从单发扩充到双发,改进了一部分的结构之后,构筑的大型轰炸机,可以承载3吨左右的重量。

  面对着这个解决方法,杨元钊也是哭笑不得,不过却给了他一定启发,顺势的就开始了秘密的准备,对于要塞来说,最大攻击武器就是重炮,史实之中,德国就是利用一个名叫“丰满的贝纱”的巨型臼炮,这种口径在420毫米的臼炮,炮弹就有一吨重,攻坚能力极强,就是这个炮,打破了烈日要塞。

  可是这样的口径,做战列舰的主炮都差不多了,作为陆军大炮,实在是太沉重了,从德国国内起运,到列日要塞之前,足足用了6天的时间,而施利芬计划之中,比利时几乎是不设防的,一共而下的,这就让德国失去了宝贵的10天左右的时间。

  运动战之中,别说是10天了,半天的时间,就足够致命了,法国不是小国,拥有着完整指挥体系,军队体系和交通体系,10天的时间,足够法国人在马恩河构筑强大的防御体系,如果不是初期的法军也犯了错误,机械的执行了对抗德军的17号作战计划的话,说不定德国在施利芬计划,直接就会破产了。

  饶是如此。第二个漏洞在第一次马恩河会战之中,也暴露了出来。没有重炮,后勤补给不利的情况之下。德军在靠近巴黎15公里的地方,已经是强弩之末了,疲劳的战士,后勤补给极为的不够,缺乏攻坚能力,更没有打硬仗的能力,最终终结了施利芬计划,速胜法国的愿望破产,马恩河战役英法反败为胜。给与德国巨大的杀伤,西线就形成了大规模的僵持状态。

  后勤的问题,在这个时代,解决起来并不容易,可以不考虑地形,不依托公路铁路的补给方法,西北可以做到的,却不适合大规模的帮助德国实现,装甲部队和空军。是西北目前最大的底牌和杀手锏,暂时不方便放出去,最多支援一部分的卡车,这一点。在之后对德的支援之中已经显现,购买胶州湾的部分资金之中,被换成了普通的吨的卡车。一共是2000辆,这足以让德国的后勤上一个台阶。至于烈日要塞,杨元钊依托着参谋部。想到的方法就是轰炸。

  飞机是肯定不可能的,但是飞艇却可以,德军在烈日要塞受阻的时候,也曾经想到过利用飞艇,当时只是投下了13枚炸弹,炸伤了9个人而已,不是说飞艇的载重能力不够,齐柏林飞艇的载重量数十吨,远比飞机的载重量大的多,之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