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九百零五章 对德工业输出计划_钢铁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杨元钊很清楚,治理黄河这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,真的想要短时间治理黄河,那不是治理,那是一个灾难,一个席卷整个黄河流域的灾难。黄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,缠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问题,从有史以来记载的黄河灾害,快2000多次大规模的决口之下,不知道是多少的人流离失所,不知道多少人妻离子散,甚至沦为人吃人的境地。

  西北虽然掌握了目前世界最强大的改造地球的能力,却也不可能简单看待,铁路建设相对于水利改造,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要小很多,只要是有足够的人力和施工量,快速完成只是时间问题,可是兴修水利,就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东西,选择结构比较稳固的地方,建立水库,如何合理和安全的施工,如何的统筹规划。

  所以,从确定治理黄河的任务之后,整个黄河综合治理指挥部的人员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不断的增加,因为工程继续,推演继续而不断出现的问题,因为庞大的,改变几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面的地貌特征,凭空造出32个大小不一的湖的超级计划,需要的计算量和工作量太大了,如何合理的布置水库的位置,不但需要计算,还需要找到合理的地质特征,甚至会考虑现有的环境,还好西北拥有计算器,节约了大量的计算时间,而众多地质人员,在黄河附近逐步的检测,给了大量的数据,推动了计划的继续。

  考虑了众多方面的问题。综合考虑了地质,施工难度和灌溉方面的问题。最终确定了水库的位置,这些湖泊。距离黄河都不会太近,远的甚至有120公里,最近的也在30公里之外,以保证这些调水调沙的湖泊,不会影响到黄河本身,连接众多湖泊最少1800公里的运河,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,最后才是大型的水坝和加固的河堤,在一切都完成了之后。才会的跟黄河联通,这等于是在庞大的西部国土之上的,全面的进行的改造,初步的计划,最少也在5年以上,已经是西北尽可能的提升效率之后的结果。

  统筹人员和计算人员,在认真的作着计划,这个黄河改造计划是中国最大的一次的水利综合治理项目的尝试,但是西北在大规模的人员使用上面。已经有了基础,以生产建设兵团这样出色的建设者为骨干,然后把德国运过来人员抵达之后,填充到其中。只要懂得听指挥去干活,就可以成为羽翼,最终源源不断提供劳动力。

  在西北的完美统筹之下。工程进度一直都进行的很快,利用冬天枯水期和冰冻期。挖掘黄河泥沙和加固堤坝的工程,顺利在春天到来。水量增大之前,完成了对泥沙的挖掘工作,减少了泥沙堆积对下游的影响,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之中,类似的指标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